網頁

2012年7月10日 星期二

Little Lulu

最愛的卡通--Little Lulu。^W^

過了15年我都還記得大部分歌詞!!!

Little Lulu(中文版主題曲)

Lala Lulu Lala Lulu  活潑的小女孩

總是惹一大堆麻煩  讓大家都難忘

對事物的看法她自有一套

Lulu聰明伶俐  待人(當然?)可愛

Lulu還有許多知心頑皮的小朋友 

他們陪著Lulu一起去冒險

Lulu快  快別被發現(誤?)

小Lulu不會在乎

Lulu永遠帶給你們笑和歡樂

喔Lulu 永 遠 都 不 會 改 變~~~

(謝謝一鞠躬 X))))
英文版在這-->http://www.youtube.com/watch?v=q4QiD2-K5bs



We shall, Shall we?

從小,課本裡寫著我們的首相是誰、副首相是誰、衛生部長是誰、財政部長是誰、旅遊部長是誰、首相署署長是誰...etc
考試都要考配對的,
我還在想:哇靠!馬來西亞首相這麼爽這麼威喔,還能兼任財政部長、政黨主席、甚至教育部長!

現在回想...
不,
不應該是這樣的。

老師應該提醒我們。
父母應該提醒我們。
我們自己必須要警惕。

我們應該更積極一點。

2012年6月10日 星期日

跟自己說話

睜開眼    打開窗    路永遠都在
閉上眼    打開心窗
告訴我在想什麼
別放在心底

一定會找到理想的自己
不要去理會別人的預期
出發去把握每一個時機
寫一本不會後悔的專輯

要答應自己好好過下去
路上很美麗別害怕風雨
我知道如果有一天灰心
有一道門會歡迎我回去

有你的陪伴我會很放心

傷痕累累但溫暖又窩心

2012年4月21日 星期六

下雨了


Rain drops, on my face
我想要飛
飛到可以降落雨水的地方

也許就會
見到想念的已逝的至親
也許也會
隨著閃電雨水又掉回地
我不應該
讓無關緊要的事惹自己生氣
更不可以
因為不重要的人而難過傷心
不可以    不可以

Rain drops, on my face
心情再灰

彩虹出來一切就好了

2011年10月10日 星期一

中庸,很難


說得太多    卻總是沒說清楚
想得太多    卻老是還沒想通
每個人只想別人聽自己說
每個人忘了也要聽別人說
自我看得太重    膨脹變成自大
性格削了過頭    尖銳成了機車
想要變得圓滑    又怕油腔滑調

中庸    到底有多難呢
做自己    該在什麼時候
我問你    單純它在哪裡
為什麼    被遺忘地一干二淨    那麼徹底
我該堅持還是放棄

簡單的複雜
複雜的簡單
複雜但簡單
複雜不簡單


我的原則在那裡?
我的原则在那里。

2011年9月22日 星期四

移動中…


去旅行    從出門的那一刻起
戴耳機    沿路聽我愛的專輯
搭公車    搭火車    搭飛機    過海關    或是步行
不管終點在哪裡

我相信    出去呼吸新鮮空氣    不一定要出境
就算是    只坐一趟長途客運    也能夠喘息   
我不要    單純的心變得透明    看不到我自己
偶爾要    嘆息冷靜放鬆心情    到處去旅行   
沿途風景的日夜朝夕
最適合沉澱自己

沒有預定    沒有目的地
沒有束縛    自己去旅行
我不按規定    自己做決定

走我想走的    不管去哪裡

2011年9月10日 星期六

世界上最愛你的人


腳下,是繁忙的車輛。
頭上,是被人造燈映得很淡的星光。
他,倚在人行天橋上看這個脆弱的城市。
如果現在來一場大地震,馬路很快就垮了吧?駕駛們可能再也不能抱怨路面不平了,因為地震會連馬路也撕裂,還可能連他們也吞噬下去。
到時候,連路燈也滅了,星光也許比較閃耀一點。

這脆弱的城市,到底是甚麼在撐著呢?

馬路旁,來來回回不少人,當中也有很多情侶。
這一對,甜蜜地擁抱著一起逛街;那一對,不知道在爭執甚麼;車子裡,女生生氣地轉過頭看車窗外,男生則生著悶氣開著車。
啪!的一聲,便利商店前的女生傷心地賞了男生一巴掌跑走了,男生呆呆站著還反應不過來。

唉…呵著冷空氣,他離開了觀看人生百態的觀眾席,啟程回家。
想起曾經深愛的她,一起逛的便利商店、一大早起床看的日出、雨中躲在屋簷下傻傻的笑…
可惜結局是在醫院裡上演。

 吧撲~學校旁,買冰淇淋的小販中斷了他的沉思。
小販阿公每隔5分鐘按一次吧撲,提醒周遭的人快來買好吃的冰淇淋。大人們总拗不過小孩低聲的撒嬌,紛紛掏出零錢买那小小、便宜的,但十分滿足小孩慾望的冰淇淋。
放學後的洶湧人潮很快逐漸散去,圍住小販阿公的人群慢慢減少。
然後,只剩下他一個。
他轉身,從攤子後面的陰暗角落推出一座輪椅,輪椅上坐著他的老婆-行動不便的阿嬤,仔細地替她擦汗、戴好帽子、拉好毯子,跟她說:現在太陽沒那麼大了,來吹吹風吧!
阿嬤笑了,缺牙的嘴巴在阿公眼裡看起來好美。

他的眼睛濕潤了。

後來,他遇到了另一個女生,溫柔、善解人意、也愛他,但他不想再開始新戀情了。
重新再開始,然後再一次受傷,有甚麼意義呢?他這樣告訴她,留下她一個人,和她為他精心準備的生日禮物。
沒想到,第二天她又出現了。
人活在這世界上,就是要不斷尋找可以一直陪伴自己的人。不試一次,你怎麼知道會受傷呢?她往前走一步:你放心,我不是來療傷的,我要創造新的回憶。
他依然悲觀,苦笑說:和新的傷口?
她俏皮地笑:誰知道呢?
於是,一貫的循環再次啟動。

回家路上,轉到街角的便利商店買吐司。
飲料櫃前,兩個小孩在討論該買甚麼。
可樂好不好?」「不好。」「果汁好不好?」「不要,太甜了爸爸不喜歡。」「綠茶呢?」「不好,爸爸喝了晚上會睡不著。」「那你來選!
姊姊打開冰箱拿了一瓶無咖啡因的茶飲。這個沒有咖啡因,比較好吧!說完手拉著手一起去結帳。
店外,爸爸等得不耐煩了,看到孩子們出來忍不住小聲嘟囔了起來。
爸爸,這個給你喝!其中一個孩子立刻把飲料拿給爸爸。姊姊說這個沒有咖啡因,喝了晚上一定睡得著!
爸爸愣住了,接過飲料,摸了摸他們的頭。
走吧,別讓媽媽等太久!…謝謝你們喔。一家三口,歡歡喜喜地離開了。
雖然他在店內甚麼都聽不到,但光看動作,他就知道發生甚麼事了。拿著吐司去結帳的時候,同樣目睹這一切的店員似有默契地對他報以溫暖的笑容。

好幾次的爭吵,他都以為要失敗了。
我就說吧,不可能的。他準備好分手的心理準備了。
我不相信。她總是在最後關頭倔強地反抗。
到後來,跟她在一起反而成了習慣。
最後一次的爭執,反而是他先退讓了。
再給我一次機會。他捉住即將離開的她的手。她破涕一笑。好。

到家了。
聽到開門的聲音,她探頭出來:回來啦?等一下就可以吃飯囉!
他走進書房,在桌燈下写了這一句:因為在一起的溫暖,撐起了這個寂寞脆弱的城市。

回憶,總有一天會變傷口。
傷口,也許只是一段不想要觸碰的回憶。但是,傷口和新的回憶,是可以並行共存的。
誰是世界上最愛你的人?
這個世界上,你最愛誰?


*靈感來自張棟樑的《世界上最愛你的人》,來聽歌吧!^^

2010年11月8日 星期一

什麼人?


你是什麼人?


記得有一次,老師在討論關於自我意識的時候,特別點了我這個外國人問:「你是麼人?」
第一個跳入我腦袋的字眼是:「華人。」
可是愣了一秒,回答:「我是馬來西亞華人。」
之後,老師上課所講的話,我都不記得了,只記得我很在意我到底愣了那一秒是為甚麼。
思考良久。

華人、漢族、唐人,這些都是外國人對華夏一族的稱呼。對許多中國人、台灣人來說,他們並不稱自己為「華人」,而是中國人或中華民族。他們的「國語」,或稱「普通話」,也頂多叫做「中文」。
但我們從小到大都自認是個說「華文」、寫「華語」的「華人」,不曾懷疑,沒有猶疑過。

小時候,家長很愛玩問問題的遊戲,總會問到「你是麼人啊?」通常我們都會很自然地回答:「華人!」上小學之後,則會變成「馬來西亞人!」。

高中老師曾經叮嚀我們當面對別人問你:「你是麼人?」的時候,不要直接說:「我是華人。」要回答:「我是馬來西亞華人。」
當時我並不覺得有麼不同,心想我是有那麼愛國嗎?不需要吧。
漸漸才明白這兩者之間,天差地遠。

高三同班同學中,只有我一個要到台灣留學,其他有的到歐美國家、有的到中國、有的到新加坡、有的留在本地就學。大家都覺得到台灣升學的最幸福了,沒有文化隔閡、又不像中國那樣競爭激烈,是國外留學最經濟也最輕鬆的地方。
來到台灣留學前,我曾經也這麼認為。
直到真正來到這裡,我才發現文化的差異不只侷限在民族性,還有地理、教育、和語言。那時我才真正認識所謂的「馬來西亞腔」,真正意識到我所生長的環境,在我身上留下的烙印,怎麼裝扮都抹滅不了。
於是我開始想,即使是讓人一眼就看穿我是外國人,又怎樣呢?
我就愛講「啦、哩、咧」;我就是喜歡中、英、馬來文交叉使用;我就是要講英國腔加馬來西亞腔的英文;我就是要用「複印」、「輻4射」、「是是?」這些字眼。

老師要我們製作100年系列專題,我說我想要製作「僑生100年」或「華僑100年」,同學都詫異地看我:「有那麼久的歷史嗎?」
是的,遠比你想像中更多更遠。
而且可悲的是,馬來西亞華人在當地辛辛苦苦堅持了近百年的華文教育,不僅在當地仍受壓榨,就連在祖國也鮮為人知。

四川大地震,馬來西亞華僑募集的款項絕不亞於其他國家,甚至舉辦了當時在海外規模最大的籌款晚會,就連我爸,並沒有受到完整華文教育的一名商人,也熱心地買了5張票,全家出席晚會。我還記得鳳凰衛視台隆重地調了兩名當家主播主持晚會。

「你們馬來人為麼會說中文?」
一開始聽到這句時,我真的很無奈又憤怒,很想搶白:「你的歷史念到哪兒去了?只有中華民國跟美國的歷史,南洋歷史可歌可泣的事件可不少!鄭和下西洋聽過沒有!」
後來,想一想,算了。
何必自討苦吃。

我想也許就是這種性格,才會讓華人在馬來西亞的地位日漸趨弱吧。

以上純屬個人言論。                                                                          
  [201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