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0年11月8日 星期一

什麼人?


你是什麼人?


記得有一次,老師在討論關於自我意識的時候,特別點了我這個外國人問:「你是麼人?」
第一個跳入我腦袋的字眼是:「華人。」
可是愣了一秒,回答:「我是馬來西亞華人。」
之後,老師上課所講的話,我都不記得了,只記得我很在意我到底愣了那一秒是為甚麼。
思考良久。

華人、漢族、唐人,這些都是外國人對華夏一族的稱呼。對許多中國人、台灣人來說,他們並不稱自己為「華人」,而是中國人或中華民族。他們的「國語」,或稱「普通話」,也頂多叫做「中文」。
但我們從小到大都自認是個說「華文」、寫「華語」的「華人」,不曾懷疑,沒有猶疑過。

小時候,家長很愛玩問問題的遊戲,總會問到「你是麼人啊?」通常我們都會很自然地回答:「華人!」上小學之後,則會變成「馬來西亞人!」。

高中老師曾經叮嚀我們當面對別人問你:「你是麼人?」的時候,不要直接說:「我是華人。」要回答:「我是馬來西亞華人。」
當時我並不覺得有麼不同,心想我是有那麼愛國嗎?不需要吧。
漸漸才明白這兩者之間,天差地遠。

高三同班同學中,只有我一個要到台灣留學,其他有的到歐美國家、有的到中國、有的到新加坡、有的留在本地就學。大家都覺得到台灣升學的最幸福了,沒有文化隔閡、又不像中國那樣競爭激烈,是國外留學最經濟也最輕鬆的地方。
來到台灣留學前,我曾經也這麼認為。
直到真正來到這裡,我才發現文化的差異不只侷限在民族性,還有地理、教育、和語言。那時我才真正認識所謂的「馬來西亞腔」,真正意識到我所生長的環境,在我身上留下的烙印,怎麼裝扮都抹滅不了。
於是我開始想,即使是讓人一眼就看穿我是外國人,又怎樣呢?
我就愛講「啦、哩、咧」;我就是喜歡中、英、馬來文交叉使用;我就是要講英國腔加馬來西亞腔的英文;我就是要用「複印」、「輻4射」、「是是?」這些字眼。

老師要我們製作100年系列專題,我說我想要製作「僑生100年」或「華僑100年」,同學都詫異地看我:「有那麼久的歷史嗎?」
是的,遠比你想像中更多更遠。
而且可悲的是,馬來西亞華人在當地辛辛苦苦堅持了近百年的華文教育,不僅在當地仍受壓榨,就連在祖國也鮮為人知。

四川大地震,馬來西亞華僑募集的款項絕不亞於其他國家,甚至舉辦了當時在海外規模最大的籌款晚會,就連我爸,並沒有受到完整華文教育的一名商人,也熱心地買了5張票,全家出席晚會。我還記得鳳凰衛視台隆重地調了兩名當家主播主持晚會。

「你們馬來人為麼會說中文?」
一開始聽到這句時,我真的很無奈又憤怒,很想搶白:「你的歷史念到哪兒去了?只有中華民國跟美國的歷史,南洋歷史可歌可泣的事件可不少!鄭和下西洋聽過沒有!」
後來,想一想,算了。
何必自討苦吃。

我想也許就是這種性格,才會讓華人在馬來西亞的地位日漸趨弱吧。

以上純屬個人言論。                                                                          
  [201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