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3年3月13日 星期三

買專輯



现在还有多少人走进唱片行买实体专辑呢?
仔细观察各大唱片行(或者说是影音店比较恰当),人烟稀少不在话下,多的是进去逛逛然后默默记下感兴趣的片名和专辑名称,待会儿回家记得上网下载来看。喜欢则存档;不喜欢就删掉,不痛不痒。
唱片业的萎靡早已不是新鲜事,各大唱片公司为了销售量不惜砸重本在专辑包装和内容物上。海报、bonus track铁定有,附送DVD、明星周边商品,甚至送票来吸引乐迷掏钱购买实体专辑,各种行销手法至少目前还能吸引死忠歌迷支持偶像,至于没有大公司护航、不走偶像路线的歌手情况则殆矣。
印象中,在卡带未消失殆尽的小时候,唱片行都长得差不多,就是有很多长长的、很多行的柜子里整齐地摆满了卡带和CD,细心的店家还会依歌手笔画或英文字母排行来排专辑,让我们能很快地找到自己想买的专辑,附送的海报在结帐时才会送上。回想起来,那时候的唱片行就像图书馆,都那么整齐干净。
如今,各大唱片行远远看就像玩具店一样,柜子的间隔越来越大,因为各家歌手的专辑包装越来越夸张,横的、直的、铁的、纸的、塑胶的、布的琳琅满目,大小更是从最标准的CD大小至A2都有,整排柜子像幼儿的玩具盒一样“百花齐放”。一些店家的柜子放不下太大张的唱片就往最上排搁,乱了次序,结果每次要找特定歌手的专辑都像捉迷藏一样要把所有唱片都摸一遍。
无可否认的,别致一格的专辑包装让人赏心悦目,在满足听觉之余也为自己的柜子增添多一张设计者精心策划的产品,但若是包装以外附送的赠品,或是根本不能算在包装设计以内的额外包装,则不免让我买得很沉重,这感觉就像是消费者为了贪图赠品而额外买了不必要的东西,是多此一举。
事实上,我买专辑是真心要听歌,并不贪图海报和赠品,因此额外的包装对我来说根本不重要。就算是简单的纸盒只装着CD和歌词本,只要音乐精彩,我也觉得物超所值,若是加上歌手的亲笔签名自然更可贵,赠品和周边商品,送人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